2025年的中国汽车市场,新能源车的占比超过了50%,燃油车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小。但是,一汽-大众速腾却在这种情况下交出了月销1.9万辆的成绩,稳稳排在紧凑型轿车销量前四。当新势力车企用“科技平权”冲击市场时,这辆2006年诞生的德系家用车,正在用传统车企的坚持,说明燃油车的生存逻辑。
一、德系做工和家用定位:速腾的产品优势在哪
现在新能源车都在疯狂堆配置,但速腾的核心优势,还是机械性能和用户需求的准确契合。它的轴距2731mm,后排空间大,后备厢有553L,完全能满足中国家庭各种出行场景的需要。1.4T发动机搭配7速双离合,8.9秒就能破百,而且百公里油耗5.4L,在油价高的时候,省油的优势很明显。
和新势力车企比参数不同,速腾的工程师更注重驾驶感受的打磨。前麦弗逊+后多连杆的独立悬挂,滤震舒服,高速也稳。就算遇到连续颠簸的路,车身也不会晃得厉害。这种“德系”的底盘调校,是很多新能源车没有的机械优势。
展开剩余55%二、逆势突围:燃油车怎么在新能源浪潮里活下去
当大家都说燃油车不行的时候,速腾卖得好,说明了一个现实:中国家庭买车时,品牌信任和使用成本还是关键因素。大众品牌有400万用户的口碑,而且速腾加92号汽油就行,在三四线城市和喜欢燃油车的人里,地位很难被替代。
面对智能驾驶的趋势,速腾走的是实用路线。2025款车型有L2级ADAS系统,虽然没跟风上L3级自动驾驶,但全速域自适应巡航、自动泊车这些功能,能满足90%的日常使用。这种“够用就好”的做法,既便宜,又避免了过度智能带来的风险,刚好符合普通家庭的需求。
三、组织改革和用户互动:一汽大众的破局方法
2025年,一汽-大众开始了“前台-中台-后台”的三段式改革,把客户运营当成重点。针对速腾的用户,大众推出了“燃油车焕新计划”,通过旧车置换补贴、延长质保等政策,把新能源车价格战的压力,变成了提升品牌忠诚度的机会。
在营销上,速腾团队发现Z世代喜欢“实用美学”。他们和抖音、小红书合作,发起“速腾生活家”的话题挑战,鼓励用户分享家庭用车的场景。这种从卖产品到和用户一起创造场景的转变,让速腾在年轻群体里火了起来。
结语:燃油车该重新算算账了
当新能源车用“颠覆者”的姿态改变行业规则时,速腾用销量证明:真正的产品实力,是懂用户需要什么,而不是堆技术。虽然智能化和电动化会让燃油车的空间变小,但速腾的例子说明,只要坚持机械品质,抓住用户的痛点,传统车企还是能在变化中找到活路。
发布于:福建省